读书活动总结

时间:2024-03-01 10:30:21
读书活动总结合集15篇

读书活动总结合集15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活动总结1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需要读书,“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能言善辩。”。一个民族需要读书,读书让犹太人成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让弹丸小国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读书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学校作为传授知识,传承文化的场所,理应成为读书活动的主阵地。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在推动师生读书,创建学习型校园上做了大量工作:

一、建立完善的读书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读书制定是有效开展读书活动的保证。为此,我们学校建立健全了读书制度。

教师读书制度:1.每位教师至少订阅一份教育杂志。当代教师身处课程改革的年代,有必要及时的了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动态。教师有了一份比较权威的教育杂志,就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至于掉队。为此,学校通过自己出一点,学校补一点的方式要求每位教师定一份教育杂志。如今这条制度已变成我校老师的习惯,有的老师甚至自费订阅三四份。2.每学期至少做2万字的读书摘抄。学校鼓励老师每天都挤一点时间看书,为保证读书的有效,学校规定了一定量的读书摘抄。3.晚办公阅读制度。学校向老师开放阅览室,要求老师在晚办公(每天下午学生放学后一节课)时间按学校的安排有组织的到阅览室进行阅读。具体安排是:一二年级老师每周二的晚办公时间;三四年级的老师每周三晚办公时间;五六年级的老师每周四晚办公时间。每次阅读都要在阅览室的签到表上签字。

学生读书制度:为了促进孩子的课外阅读,每个班都制定了读书制度。各班的读书制度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阅读量的规定。每个班都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孩子们的实际定下一个学期的阅读量。老师会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向孩子推荐一些好书供孩子们选择。2.读书笔记的要求。中高段的孩子在阅读课外书时会要求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名称多样,“摘抄本”、“采蜜集”……,形式也多样,好词好句的摘抄,读后感的撰写等。3.经典诵读的实施。每周老师都会选择一些经典美文(如冰心、朱自清、巴金等文学巨匠的散文)、经典古文(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古代启蒙读物)、优秀古诗词(唐诗、宋词)要求背诵默写。如四(5)班,每个星期一选择两首古诗抄在黑板上供孩子们读诵,周五进行默写。近年学校推出的古诗词考级活动更是大大提高了诵读的效果。

二、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1.“书香”习习的校园环境

环境可以影响人,环境可以改变人。一个“书香”气息十足的校园环境,会让人产生阅读的冲动,从而投入阅读的行动。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弥漫习习的“书香”,我们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花了大力气。首先,加大了校园的绿化和美化。近年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对校园进行绿化和美化。一个个花香馥郁的花坛,一块块绿草如茵的草坪,一棵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美丽的花园。花坛旁、草坪上、大树底成了大家读书的好去处。其次,加强了读书文化的建设。在每栋教学楼的走廊、过道的墙上挂上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的镜框,通过名人的激励作用,促使师生们自觉地去读书。在教学楼的外墙、教室、阅览室、图书室粘贴上读书格言,时刻提醒师生读书的重要,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读书的渴求。再者,为更好的创设读书氛围,我们还进行学习型办公室布置评比、校园文化石、文化墙的布置。

2.“书味”浓浓的校园广播

在校园广播网建成后,“小喇叭”广播成了我们营造读书氛围的又一手段。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策划下,广播站推出了“走进名家”、“美文诵读”、“读书心得选播”等读书栏目。“走进名家”每次向大家介绍一位有名的中外作家的成名历程以及成名代表作。“美文诵读”主要是选择名家名篇读给大家听。“读书心得选播”则是从广大师生撰写的读书心得中选择有思想、有深度的进行广播。小喇叭广播让读书真正走进了师生们的心坎里。

三、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

我们深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能让读书变得更富有情趣。这些年来,我们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

(一)教师的读书活动

1.读书心得交流会

学校每个学年都会定期举办一次以推荐好书,交流读书心得为主要内容的读书心得交流会。这个活动至今已举办4届,已经成为我校的一个传统。每次活动由各学科教研组长推荐1至2名本学科老师参加发言。发言老师选择近期阅读的一本书谈自己的阅读体会。这一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阅读交流,激发了老师们的阅读热情。

2.读书大讨论

每个学期校长都会推荐一两本教育教学方面的好书供大家阅读,如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市教育局姚局长的《《教育的灵感与智慧》、省特级教师章师亚的《做一个现代教师》等,我们会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年级组长组织定期进行专题讨论交流。如上学期,每个年级组就针对章老师的《做一个现代教师》一书进行了几次专题讨论,大家对如何做一名现代老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促进了读书,读书深化了讨论。老师们在这种双向互动的读书中获益匪浅。

3.同组共读活动

这是在学科教研组内开展的一种教师集中读书活动。由组织者围绕研讨主题选择相关文章复印后发给组内每位老师,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可以是组织者读大家听,也可以是大家自学),学习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畅谈自己的体会。这类活动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主题是非常鲜明的,就是为解决一个问题而读书。

4.暑期阅读沙龙

为使老师们在漫长的暑期过得既快乐又充实,学校补助每位教师50元左右的资金供教师买书。书的种类不限,只要是自己喜欢看的都行,但这笔钱必须专款专用。在暑假期间,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喝茶、看书、聊天。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享受读书的乐趣。

(二)学生的读书活动

1.课外阅读竞赛

为了解孩子们读书的效果,我们每个学年会组织一次旨在检测孩子们阅读能力的课外阅读竞赛。由专任语文教师年级间交叉出题,题目主要围绕本年级推荐的图书和一些适合该年级孩子阅读的名家名篇。竞赛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各班在广泛开展阅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选拔赛,选出优秀的孩子代表班级参加学校比赛。第二阶段,由学校教导处统一组织竞赛,比赛后分年级评出一、二、三等奖。竞赛既是对孩子们读书活动的一个促进,也是老师们了解孩子阅读情况、掌握孩子们阅读基础的一个有效手段。

2.十佳小书虫评选

往年,我们开展过多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小书虫”、“读书之 ……此处隐藏16085个字……>

(1)不可否认的是,通过“书香家庭”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的辅导能力越来越强了,亲子共读,丰富了家庭文化生活,读书活动让不少学生家长放下扑克,丢掉电视,离开电脑,和孩子一起走进了书乡,每天晚上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读书活动让家长和孩子的视野都开阔了,孩子的识字量增加了,阅读能力也提高了。

(2)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评出了优秀“书香家庭”。六年级的冯玉霖家庭光荣的被学校授予“书香家庭”称号,并颁发了《书香家庭》证书。家长感言,说这一次的活动,再次重温了他们童年的读书梦,让他们再次感受到了书香的魅力。“书香家庭”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读书兴趣,实现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与学习、阅读与生活、阅读与成长的融合。此次活动学生、老师以及家长都获益匪浅。

五、活动感言

一本书,两代人。“书香家庭”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温馨画面:家长与孩子共读共写,在温和的灯下,和孩子打开同一本书,一起阅读、讨论、学习,做孩子学习的伙伴。有的家长还把读书内容和感受,发到“班级微信”,让阅读真正走进孩子心灵深处。“书香家庭”活动让书香浸润到了学生的家庭,家长与孩子共同分享了读书的乐趣。让育人的空间从学校延伸到了校外,从而很好的发挥了家庭的育人功能。冯玉霖的爸爸说,读书增强了亲子沟通,促进了家庭和谐。

营造“书香校园”,让我们的孩子们热爱读书,需要学校教师的引领,营造“书香家庭”,更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一个爱书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为了凝聚更多的“书香家庭”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我们希望通过今后的努力,让每个家庭都能建设好孩子的书房,争取让更多的孩子和父母共同享受读书的乐趣,让家庭弥漫书香,让书香润泽生命。

读书活动总结14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就好处而言,阅读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教师阅读不仅是学生阅读的前提,也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才能永远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当然,老师不仅仅是为学生阅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一个演讲厅”已被彻底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向导,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日子里,学校和家长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对学生的期望也很高。但学生本身并不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做老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都感到不知所措,无助,不知道如何教我们的学生。我从学校的阅读活动中受益匪浅。我的个人经历总结如下:

首先,要敢于正确对待自己,了解自己。与几十个学生相比,我们在太多地方不如学生。事实上,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可能比我们丰富得多。简而言之,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你。

其次,做一个有丰富爱好的人。一个人下班后应该有一两种爱好,这不仅是一种艰苦的休息,也是提高生活兴趣的必要手段。如果他整天只懂工作,他的生活将是多么单调乏味。一个有趣的老师有很高的生活质量,可以接近学生。没有人想和一个迟钝的人和谐地交流。没有人想和远离自己生活的人交流。

第三,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叫‘反省’,荀子说:一个绅士应该每天反省自己三次。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实际上对我们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但很少有真正的反省。对于老师来说,反省是不可能的这不仅是一个仔细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也是行为改善的过程;让教师承担学习的责任和潜在的改进,让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拥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第四,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应该改变班级管理的观念和模式。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注重学生从过去学到的“知识”,而“学生”则注重此时学习知识。这种重心的转移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确立,在教学领域的改革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班级管理改革滞后,一些不科学的管理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运用。班级管理改革的滞后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因此,班长的任务必须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彻底转变班级管理的观念和模式。

第五,要正确定位,服务于学生,就必须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服务质量应由学生进行评估。教师还应提高服务人员的技能和态度,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看待问题,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学生会心存感激。当学生学会感恩时,他们会醒来,更好地报答老师。简言之,阅读活动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思想、新方法、新建议有其独特的内涵。未来我将继续学习、丰富和发展

读书活动总结15

1、可悲、可怜的我曾终日与书无缘,有时除了读教材、教参,就不曾读过其他书籍特别不问津教育教学书籍,更别提潜心阅读,坚持阅读了。这一点要改变,争取读李老师所说的三类书。一读教育经典,真正的教育经典永恒而平易;二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三读人文书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四读中学生写的和为中学生而写的书,走进学生心灵。

2、教师对学生影响巨大:教师读书意识、热情和习惯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非常重要。学生是否真正热爱读书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教师的明令要求,而主要在于教师的默默影响。我会努力去影响学生爱读书。

3、人是高级动物,应学会品味生活,应有高雅的生活情趣,应追求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享受,否则就可能低俗无趣。而书是最丰富、便捷、便宜的人类精神文化产品。通过书,我们可以感受人间百态,体验人生诸多情感,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我们不该放弃享受的机会。

听了大家的介绍,我把读书方法归纳一下几点:

1、博览+精读。因为现在书籍众多,要学会有所取舍,有很多内容的书大面“浏览”,掌握要点即可,但很多好书,尤其是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需要仔细阅读不可。

2、读+思+写。要做到认真阅读,读中仔细思考,将读书中产生的灵感或点滴的想法及时记录到书中,再在“通览”的基础上选择要点或精彩的语句进行摘记,写出读后感,形成系列的读书体会,慢慢积累成为读书所得。

3、自读+交流。在充分“独享”的基础上要试着与人口头或书面“分享”。因为“分享”的过程是促使自己深入思考的过程,是与人交流思想的过程,是提升境界的过程,忽略不得。

4、联系实际读。读书要真正读进去,不能只停留于字句的表面,而是要在读书中文字的同时,脑海中进行想象或联想,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主动与自己的实际相联系,看能否对自己的实践起指导作用。如果有所感悟,就算有所得。

5、深入浅出读。要有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的能力和意识,即面对非常抽象、概括的内容,要学会举一反三,联想丰富;面对内容具体、翔实的书籍,要学会提纲挈领,“抽”出要点。

6、读中质疑。读书过程中要认真吸取其中的营养,但更要有批判、质疑的态度,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观点。

《读书活动总结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